11/24(四)
青年牧者:危機處理-當代教會應具備的雙職觀
地點:武昌新世代教會
現代有許多新名詞如「躺平族」,描述著年輕人沒有想要努力的動力,寧願躺平過著低慾望的生活。孔毅老師認為,那是因為年輕人的熱情沒有被激發,他認為新世代的領袖,強調的是要激發人的潛能,找到職場雙贏的法則,很重要的是僕人式領導並能激發團隊找到自己的使命。
孔毅老師認為,我們的內心、人性,都希望活得有意義,我們需要每天進步、每天都對公司有貢獻,因此會發現懂得帶領團隊的,要教年輕人進步、從挑戰中看見自己工作的動力,帶給他工作的意義。領袖要能凝聚大家共同的願景,他知道這些人現在的狀況和需要,也能夠看出共同要去做的事。
在公司裡,其實決大部分的人都希望別人來擔他的責任,但是一個好的領袖的內心,要常處於不滿足的狀況,他不求安逸、不求物慾,他要求跟神的使命有連結。領袖願意激發別人的思維,願意打破現狀、挑戰固有的思維和傳統。一為他順服神同時也相信神是要我們做新事的神,神要我們心意更新而變化。
耶穌去找的人,都是內心有神聖不滿足的人,像撒瑪利亞婦人內心有尋求真神的渴望。你要找的同工,一定要是要認同異象的,一個有相同異象的人,遇到困難的時候,也會跟著呼召走。反之若只是找一個能力最強的人,若遇到困難的時候,還是會離開。
透過尼希米52天建城牆的故事,可以幫助我們看見年輕世代應有的領導力,神要尼希米在看得見的地方事奉,來完成看不見的。
尼希米一開始是平信徒,他在國王面前是得寵的,有一天聽到關於家鄉景況的一句話,就突然就哭起來,這是神放在他內心的負擔,神總是藉著放在我們周圍的人事物對我們說話。
當尼希米看到呼召以後,他先禱告,他的禱告果然應驗了。國王有一天看見尼希米,說你平常很喜樂,怎麼現在愁眉苦臉呢?於是他看到了機會,抓住機會,讓國王可以讓他回去建城,並求國王給他建城的木柴、召令。國王便派他一個職位,做猶大省省長。
於是有了神的呼召、王的召令,尼希米便對著他的猶大同胞信心喊話:「來吧,我有神!還有國王給我召令,讓我們完成神的心意吧!」
孔毅老師表示,如今在全地的黑暗勢力是非常有策略性和計劃謀的,他們透過商業、媒體、教育、論文研討一步步鯨吞蠶食著我們的下一代,改變下一代的思維模式成為敵基督的,但是教會卻說我們不要去俗的地方。
尼希米的動力來自於神,我們也可以看見尼希米他也是有策略性的,他先把城門弄堅固了,再去找城牆邊的人,對他們自身有利害關係的,一步一步帶領人,一面修城門、一面找人,一面修城牆、一面拿兵器打仗,尼希米勇者不懼的膽識,使他帶來了跨時代的領導力。
我們能不能也回應神在我們生命當中所放的呼召,修復惡者在下一代身上所造的破壞,讓我們從今天開始,訓練年輕領袖,給他們使命和意義,使他們能進入職場,成為當代尼希米。
高雄職場合一事奉中心
高雄職場合一事奉中心f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