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斯帖她別無所求(德力=感召力)、凡看見以斯帖的都喜悅她(魅力=相由心生)再加上末底改知道以斯帖的命定,於是去找以斯帖幫忙,但是我們知道以斯帖第一次拒絕了。
我們看到這是一個關鍵時刻,若我們只憑眼見、靠表象,全族都將滅亡;然而末底改沒有放棄,託人回覆以斯帖說,你莫想在王宮裡強過一切猶太人,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份,不就是為了現今這個機會嗎?於是以斯帖禁食禱告三天,從上帝那裡看到解決事情的方法——除去哈曼要國王親自下令才可以,甚至哈曼要成為現行犯才可以。
以斯帖宴請國王時,國王一看到以斯帖就愛他。我們看見以斯帖行動、神便出手了,在危機時,神藉著人的信心,藉著神的介入、藉著人工作的能力把危險變成機會。甚至當時哈曼的心變得非常驕傲,以及國王睡不著覺,請臣僕來唸歷史,突然發現他還沒獎勵曾經拯救過他的末底改,這些都是神的作為。
宴請國王三次以後,以斯帖的魄力出來了、勇者無懼的心,請求王作主,國王一生氣就離開到花園裡去。當時哈曼當時的心裡已經潰敗了,顧不得王宮禮儀,找皇后求情,沒想道國望看了更生氣,於是下令處死哈曼。
再以斯帖的故事裡,看見扭轉五力、眼力、帶對人做對事。以斯帖和尼希米與但以理他們並不是神職人員,但是他們在神國度裡所完成的事,因此真正在神國度裡,要把我們內心的信仰,活在世俗的地方。
神給我們很多恩賜、很多機會、很多熱情,真正的目的有可能是向以斯帖一樣,藉著他的身份、他的職務要拯救全族。
既然這是你的命定,你是否願意像以斯帖,冒了多少生命的危險,帶來工作的扭轉力、生命的扭轉力。
在現今後現代主義、現代主義、人權主義高漲的時代裡,我們願不願意在神的裡面說真話、做對事?而不是在人的價值觀裡面
耶穌說新酒要裝在新袋理,我們是不是用舊的酒來接待新的人類,現在也是個典範轉移的時候。
工作本身是中性的,你是用神的價值觀去做 就是聖的,你的工作就是神同在的地方。神是投資者,人是經營團隊,我們應該把教會最好的訓練出來、差派他們出去把俗的地方變成聖的、把立法院變成聖的、把好萊屋變成聖的。如今這時代屬靈爭戰激烈,信徒不去爭戰,那麼誰能為神做事呢?
教會不該是旁觀者 每個人都應該是參與者,我們求神差遣出現代以斯帖、約瑟、但以理,在最俗的地方拓展神的國度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