📣📣📣 宣教士必看👀面對「生計.簽證.名份」的千古難題—🏆這有條「新出路」!🏆

榮耀的呼召 🌟 遠赴海外的宣教士挑戰重重

圖1:海外宣教士挑戰重重,許多透過營商方式,成功、失敗之案例,供後人學習和借鏡。(圖片來源/istock)註:以下istock圖片版權皆已付費


✈️【遠赴海外的宣教士,必須學習當地語言、融入文化、適應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……已經很不容易;若對「職場」不夠了解,困難更是加倍!🏋️

尤其,若在當地職場沒有一份「工作」或從事生意,每每「簽證時間」一到,就無正當理由繼續留在該國,只能反覆「出出入入」,耗時耗力,學齡的兒女亦無法穩定接受正常系統的教育。

近年「營商宣教」四字,對基督徒已不陌生,當中還細分不同的「模式」,以及失敗或成功例子—宣教團隊能夠從中,獲得許多寶貴借鏡和啟發!】

圖2:透過「營商」,是融入宣教地的絕佳方式之一。(圖片來源/istock)

海外宣教士遇到的大難題,除了上述「簽證」(身分),還有最現實的「資金」。

當本國教會差派宣教士遠赴海外,一開始,母堂的會眾往往大發熱心支持,但漸漸便容易淡忘。雖是人之常情,卻很真實影響到宣教士能否在當地「活下去」

宣教士可以不倚賴本國奉獻,自給自足嗎?畢竟若連「生活」都過不下去,如何傳福音?

圖3:「高雄職場合一事奉中心」執行長趙之強牧師。(圖片來源/高雄職場合一事奉中心 提供)

「營商宣教」變化多端,哪些型態較容易成功?

曾擔任「福特汽車」中國區總經理、「冠冕財務事工」全球華人執行長的「高雄職場合一事奉中心」執行長趙之強牧師,昔日多年在海外宣教、與牧者一同開拓教會。

他從實際參與多次「營商宣教」實戰經驗中,分析不同模式的痛點及勝率,最後歸納出務實的解方,提供弟兄姊妹參考。

趙之強牧師過去在海外的教會,曾遠赴另一個省份開拓,並嘗試透過「開咖啡廳」的方式,接觸當地人和傳福音。

因著多位職場領袖積極投入,咖啡廳很快就開起來;但三個月後,因為大家都忙,顧不了太多營運瑣事(諸如:誰去發傳單?),最後以失敗告終。

由此可見,營商宣教並不容易,是一條極其辛苦的路,有許多現實繁瑣的問題;但相對地,仍有很成功的案例!

有位開旅行社的弟兄,也去土耳其宣教。因本身就已從事旅遊業,真的有在作「生意」,跟當地旅店、遊覽車、商家…等相關業者,有密切的連結跟合作,所以很自然地,「身分」對他就不是問題,能名正言順長久待在土耳其。

可見,「營商宣教」不能只在當地「掛一個公司名字」卻沒實際經營,而是需要真的投入商場,營利賺錢。

這位旅行社老闆多年來,持續跟各國宣教士合作,甚至讓宣教士直接在其公司上班、任職,解決他們「身分」和「收入」的問題!

圖4:中東旅遊團示意圖,非當事人。(圖片來源/istock)

這類宣教團隊成員,如同保羅當年「一邊織帳篷一邊宣教」——本身是商人,同時富有「對福音的熱忱」,卻亟需「神學裝備」;反之,傳統宣教士雖具神學裝備,但缺少了職場技能和歷練,很難養活自己。

「神學」和「職場」該如何兼備?若「將福音傳給大量未得之民」是神的心意,難道只有少數人有辦法兼顧二者?

「我個人是很認可也很看好『雙職事奉』的方式,」趙之強牧師誠懇表示,為幫助全球華人——被認為是「福音的最後一棒」——之宣教工作、提高成功率,今年,高雄職場合一事奉中心特別與國際神學協會認可的「聖光神學院」合作開辦「雙職事奉碩士班」,為解決上述問題量身打造解方:

圖5:雙職事奉碩士班,多方攜手、開創宣教新局!(圖片來源/高雄職場合一事奉中心)

一、全部課程採「線上直播」
此學制以「全世界華人」為對象,故所有學分皆「線上進行」,打破地域限制,也有利於忙碌的職場人靈活上課;為服務國際學生的時差狀況,三日內可補課。

二、兼具「神學」和「職場」

2年可完成的48學分,最久4年修畢:21學分「聖經.神學.靈命」+21學分「職場.經營管理」+參訪實習

◇ 每週四堂課:兩堂神學、兩堂職場。

三、師資陣容堅強 內容靈活,實用

◇ 職場類課程:高規格邀請到孔毅、白崇亮、佘日新、呂信偉…等十幾位「各行業菁英」,教授範圍既深且廣。

◇ 神學類課程:注重「實踐」,與職場、生活接軌,活用信仰教導,避免過度的知識鑽研和背誦。另,邀請10多位「牧會果效卓著」的牧者,傳授寶貴實務經驗。

趙之強牧師期盼,透過「雙職事奉碩士班」的裝備,幫助全球華人教會、職場基督徒興起;願神賜下百般智慧和策略,將福音傳到萬國萬邦!

圖6:課程規劃大綱。校方將視狀況調整。(圖片來源/聖光神學院 提供)

★「聖光雙職事奉碩士班」介紹影片:

★招生簡章:請上聖光神學院官網進修部碩士班

https://www.holylight.org.tw/index/night

(請見網頁下半部線上雙職事奉碩士學制)

★洽詢電話:07-9537333轉125 招生組